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时,他向我吐槽人事局的工作人员不仔细不认真,竟然将他的档案遗失了,他很气愤,找到人事局的领导要他们负责。我当时一听,也觉得荒唐,档案是一个人多么重要的凭证,怎么会这么粗心大意呢,替朋友鸣不平的同时,我也劝朋友气愤归气愤,档案的事情马虎不得,还是咨询一下该怎么补办,重新存档托管,避免档案要用时方知档案是“死档”。到时候悔之晚矣。
上面提及的我朋友的情况,是档案变成“死档”的一种原因,那么还有哪些情况会让我们的档案变成“死档”呢?只有搞清楚了问题的本源,从源头杜绝,才有可能避免档案变成“死档”这样的情况发生。
1.当我们的档案由于保管不慎遗失,造成我们无法按时完成档案托管存档,档案继而会变成“死档”。一般情况下,档案保管机构是比较安全的,不会让档案丢失。相反,档案自己保存时,遗失的风险会更大一些。
2.当我们的档案长期放在自己手里超过了两年期限,档案就会变成“死档”。这种情况是很多朋友档案变成“死档”的原因。在此,小编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自己保存档案。
3.当我们的档案保存在人才市场时,人才市场一般会收取一定的档案保管费用,如果五年内我们没有向档案保管单位缴纳档案保管费用,那么档案保管单位会封存我们的档案,一旦我们的档案被封存,档案也就会变成“死档”。
那么当我们的档案变成“死档”之后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先要搞清楚我们的档案是因为什么原因变成“死档”的。
1.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有两年的择业期。在两年的择业期内,如果遗失档案造成没有及时办理档案归档的,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去人才市场咨询后按要求补办档案存档手续。补办完成后再办理档案托管。
2.超过两年择业期的,则可以按照非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持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工作证等证明重新办理存档,但是不得超过35岁。这个时候我们一般是委托专门的机构办理存档,因为档案保管单位不接受个人的档案托管业务。
3.对于由于没有缴纳保管费用被封存成为“死档”的只需要缴齐保管费用,办理相关手续就可以重新激活档案。
档案是一个人很重要的证明材料,我们要谨慎对待,不可儿戏。
本文【档案变成了死档该怎么办?】由作者:王德川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