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叔叔、婶婶都是在这个时候退休的,需要带着自己一整套的个人档案及相关文件办理退休手续。而因为过长时间,个人档案文件可能会因单位性质而发生改变,个人迁移等原因而有遗失的情况。
如果在退休时不能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实际上对自己办理退休手续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为首先如果你个人有一个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说个人,还是有一些损失的。
这涉及到领取养老金的问题,是一件关系到退休生活质量的大事,大家不可不重视啊。
那么,哪些人是需要在退休的时候使用到员工的人事档案的呢?
据小编了解,一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 档案里有证明视同缴费年限的材料;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在强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国家政策规定可以连续参加工作的年限,以及其他可以认定为视同工龄的情形。
人事档案中如有能证明连续工作年限的材料,也可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领取过渡性养老金,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也是我们工作年限的重要证明。
第二类 身份证与档案记录年龄不符合
不少的人在身份证的年龄上都有不同于档案资料记载的情况出现,如果身份证上的年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档案中的却还没有到,那么实际情况是根据档案里面记载的年龄来认定的,也就是说身份证的年龄是不做参考的,也就只能等到档案年龄到达了法定的退休年龄才可以申请退休,领取退休金。
第三类 从事特殊工种,需要提前退休
1.在高空作业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中累计十年以上的;
2.参与地下及高温作业累计九年以上;
3.累计从事其它有害健康的工作八年以上;
达到上述3种条件的职工,其法定退休年龄是:男55岁,女45岁,女干部50岁,即法定退休年龄。不过想要从事特殊工种的都是需要进行档案审核的。
因此说个人档案,对于个人办理退休手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的个人档案丢失或说保管不当造成丢失的情况,那么在办理退休手续的过程中就比较麻烦了,虽然说也能正常办理退休手续,对于自己可能被视为缴费年限的部分就会缺失,同时又无法正常确定自己的法定退休年龄,所以说这一切都会给我们的退休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麻烦。
本文【个人档案影响着我们的退休金多少】由作者:夏云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