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档案一直放在家里,会影响考公务员吗?””离职后单位把档案给我了,现在该怎么办?”近期收到大量关于档案自持的咨询。作为影响职称评定、退休待遇的重要凭证,个人档案绝不能私自保管。本文将详解档案滞留手中的法律风险及规范处理方案。

一、档案自持的三大法律风险
-
影响政审流程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入职时,政审环节需调取完整档案。个人保管超过2年的档案将被认定为”死档”,直接导致资格审查不通过。 -
阻碍职称晋升
工程师、教师等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必须由档案托管机构出具相关证明。自持档案将无法完成继续教育学时认定、业绩材料归档等必要手续。 -
损失社保权益
工龄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核算等重要退休待遇核定,均需通过档案记载核实。缺失规范托管记录可能导致养老金计算误差。
二、规范处理全流程
▶ 情况1:毕业未就业档案处理
联系毕业院校档案室,通过EMS学生档案专递渠道,转递至户籍地人才服务中心。需准备身份证复印件、报到证原件(2023年后取消)。
▶ 情况2:离职人员档案转移
原单位需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通过机要交通转递至新工作单位或户籍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单位拒办可向当地人社局投诉。
▶ 情况3:拆封档案补救措施
立即停止篡改行为,持完整档案材料至区县级以上档案局(馆)进行密封鉴定。经专业人员审核后加盖章骑缝章,补办转递手续。
三、全国通办服务指南
自2022年档案管理数字化改革后,可通过”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在线申请:
- 上传身份证、户口本扫描件
- 选择意向托管机构(工作地/户籍地)
- 获取电子调档函办理转递
教育部2022年统计显示:37.6%应届生存在档案自持情况
人社部规定:档案转递必须通过机要通信或专人送取
本文【毕业后档案一直放在家里,会影响考公务员吗?】 由作者:升职猫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