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长者接近退休,但遇到一些麻烦,即职工档案不全或丢失、损坏了某些要素。离退者须核对职工档案,有些老人可能不理解。退休职工为什么要查档?已经实行社会保险缴费吗?
档案的重要作用
- 第一,确认出生年月。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如果员工的档案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不一致,那么退休时间应该根据员工的档案来决定。
这部分职工档案当然是指老国企的档案。因为我国只在1985年9月6日实行身份证制度,所以根据档案确定出生日期和更早的身份识别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出生时间的确定要以身份证号码为准。
- 第二,就业经验证明。有些人说,社保系统不会有缴费记录吗?为何要查看资料,证明有工作记录?其实,社保系统的缴款记录未必准确,毕竟,最早的社保缴款记录,只是一份纸上的档案。直到全国实行电脑系统,才开始有记录。
社保制度的历史记载,容易出现重名重姓的情况。第一份缴费登记单上只有一个名字和出生年月,一些大的单位还有很多重名和姓氏。因此一些缴费记录,甚至没有身份证号码,都要以员工的档案资料为准。
- 第三,确定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的作用不可低估,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应着重与工作年限挂钩。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对特殊情况下的职工,也可以仅凭职工档案资料认定其视同缴费年限。
档案丢失了怎么办?
假如是档案丢失了,一般都会去档案保管机构查询。
- 一是核实职工档案目录信息,确保档案目录与档案类别资料相符;
- 二要审核员工档案中的备考表,看是谁整理的?
- 三是按照档案的流转顺序进行查询,看是否有部分档案遗留在前一个存放单位。
假设真的找不到档案资料,那么看看原来的企业有没有招工登记表、社保缴费记录等资料,一般都可以在相关业务部门查到,作为证明材料。如果什么也没找到,那么这种情况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假设能找到相应的责任单位,相应的责任单位也会承认档案材料丢失。
职工档案仍然很重要,建议职工在退休前一定要做好档案保管工作,否则档案会丢失,来来回回会有很多麻烦。
本文【退休档案有什么重要作用?】由作者:清风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