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人来大力提倡的美德,但是由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有些不诚信的行为只会给人带来不快或不满,导致别人对你失去信任,并不会带来什么危害性的恶果,如:个人撒谎或言语上的欺骗等;但是有些不诚信的行为却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遭到严厉的惩罚,如: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学生的替考等行为。
如果个人档案中记载有不诚信的行为,那么政审的时候肯定不会通过,有些人知道自己曾经有过不诚信的行为害怕不能通过政审,因此就直接放弃笔试。一般情况下,只有违反了国家规定的不诚信行为才录入个人诚信档案影响政审,不属于规定范围内的不诚信行为属于道德谴责的范畴。那么,有哪些个人不诚信的行为会影响政审呢?第一、考试过程的不诚信行为;第二、放弃录用资格等行为;第三、学术造假;第四、犯罪记录。
第一、考试过程的不诚信行为
考试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录入了诚信档案会影响政审,如:考生在考试过程(包括笔试、面试)有作弊、替考等不诚信行为,如果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情节严重的会被计入诚信档案影响政审。
第二、放弃录用资格等行为
在国家组织的正规大型考试中,有的考生在已经通过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公示、备案等环节,最终提出放弃录用资格等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其他考生权益;而且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正常补员需求,造成行政成本的巨大浪费,也会计入不诚信档案影响政审。
第三、学术造假
如果在校期间因为学术造假、如购买、抄袭论文等收到过学校处分,也会几步不诚信档案影响政审。
第四、犯罪记录
如果有过犯罪记录,不管是民事犯罪还是形式犯罪,政审都是不会通过。生活中,恶意透支信用卡被定性为诈骗罪等行为,也是会被记录的。
只要不是上述四种行为,考生还是可以参加体制内的考试,一般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诚信行为不会录入诚信档案,政审时也会忽略不计,但是,不能因为有些不诚信行为没有计入档案,就认为这些行为是对的,不诚信的行为,无论是大还是小,始终是违背社会美德的事,大家做人还是要以诚信为本。
本文【笔试不参加因诚信档案政审不过?】由作者:原宿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