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小编将进行档案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避免因不了解档案相关管理规定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现在讨论的是应届生在选择职业和规划时,档案的归属问题。今后还将在栏目中具体普及报到证、国企和机关单位的档案管理、移交、干部身份、档案调转、档案与户口、工龄、公积金等具体内容。并将提供一些具体案例,以便进一步释疑。
对毕业生来说,除了找工作、拿毕业证、学位证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做好档案的分发和登记工作。以下将从不同的选择对应的不同的档案处理方法中说明如何有效地解决档案问题。
注:以下五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要登记备案,落实档案接收关系,绝不能有登记备案在手不及时登记的情况。更不要把档案放在自己的手中。
新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可能有:在民企就职、在国企就职、在事业单位就职、考公务员、考研究生、待就业。
- 一、在私营企业任职的人员,一般需要在离校前签订三方协议。民间企业一般没有接收档案的权利,三方协议都会盖上企业所属行政区人才交流中心的章,这也是学校将档案送到企业所在地的依据。学校将于7月左右开始将证书邮寄到学生手中。新生要及时到人才交流中心报到。若未签署三方协议,学校将视你未找到工作而将档案退回生源地。
- 二、在国有企业任职。一些国有企业拥有管理人事档案的权力,可以签订三方协议,而不需要企业到人才交流中心盖章。对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国有企业,参照国有企业的做法处理。
- 三、在机构中任职。提出首先要做待业处理,把档案寄回生源地人才中心,然后凭政审单位的调档函(一般预录取单位会寄给你)到政审单位原籍人才调档。如需提前政审咨询单位。
- 四、申请研究生。提出首先要对失业者进行处理,并寄回生源地。入学后随通知书寄出的就是调档信,如果通知书提前寄出,就直接把调档信交给学校,由学校直接发给研究生学校。
- 五、待业一般而言,师范生发回原籍教育局,其余专业发回原籍人才交流中心。
上述就是关于我们身份的不同档案的正确处理方法,假如自己真的没有时间去处理的,就直接去找专业的人士进行处理吧。
本文【档案相关知识的普及】由作者:夏云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