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类。对应的学历分别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大专属于高等学历的一类,档案除了证明学历和受教育程度外,也是以后计算工龄,报考机关事业单位等的必备材料,因此大专毕业的档案是有用的,应该妥善保管。
一、大专毕业档案包含哪些内容呢?
大专毕业生的档案包含在校时的学籍档案和毕业后的人事档案两部分。学籍档案通常是从高中开始记录的,包含学籍卡、毕业登记表、毕业证明、成绩单、社会实践记录、党团组织关系、报到证等资料。
毕业后的人事档案包含:转正定级评定表、职称评审文件、机关事业单位的年度评定表等等。
档案中记录的主要是用来证明档案持有人受教育程度、所获荣誉、个人身份等的资料,在参加公务员选拔、干部晋升、职称评审时是最重要的证明文件,不可或缺。
二、大专毕业档案应该怎么处理?
- 毕业时通过学校将档案托管到社会上经认定的档案管理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科室、人才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毕业生应根据档案管理单位要求履行报到手续,以免影响干部身份的获得。
- 毕业时未托管,毕业后档案一直在自己手中。这种情况,如果毕业时间在两年内,报到证仍然是有效的,可以持报到证将档案自行托管到相关单位,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毕业生干部身份的获得。如果毕业生毕业时间超出两年,建议先以流动人员身份就近将档案托管到相关单位,使档案在人才市场上正常流通,避免成为死档。这种情况下,毕业生通常会失去干部身份的认定资格。由于报考公务员的必备条件是具有干部身份,因此,建议后期通过提升学历的方式重新获得干部身份,例如参加专升本、报考研究生等。
三、关于档案管理的小建议
避免将档案存放在自己手里,长时间放在自己手里的档案会成为死档,死档不仅会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失去干部身份,甚至档案连最基本的证明作用都会没有。
避免一托了之,档案托管后请持续关注档案的托管情况,出现异常时请及时处理。
本文【大专毕业档案有用吗】由作者:爱吃白菜的王静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