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个人档案主要分为两类:学籍档案和人事档案。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表现的文字资料,包括:学籍登记表、成绩单、社会实践记录、毕业登记表、党团关系资料、奖惩证明等等。
毫无疑问,毕业前的学籍档案是放在学校档案室统一管理的,并且学校会及时将需要归档的资料放入学生的学籍档案中,保证学籍档案连续记录学生表现。
那么毕业后的学籍档案应该放在哪里呢?
一、学籍档案怎样变成人事档案?
毕业生离校前,如果已经获得毕业证明和学位证明,并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学校会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下发报到证。报到证分为蓝白两联,白联会被放入学籍档案中。
学校将报到证白联、毕业登记表、学历证明等资料整理后放入学籍档案中,并将其密封后投递到人才市场上去,至此,学籍档案就变成了人事档案。
二、学籍档案变成人事档案后应该放在哪里?
根据我国的档案管理规定,具备毕业生档案接收资格的单位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人才市场、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科室等等。
毕业生可以根据就业去向选择合适的档案接收单位。
- 就业单位具有档案管理资格,可以接收人事档案
对于这类情况,就业单位一般会要求毕业生将档案转递到单位。毕业生要做的就是将报到证上的报到单位填写为就业单位,毕业后,持报到证到单位报到。而档案则是由学校通过机要交通转递到接收单位。
因此,毕业生应该在离校前弄清楚就业单位是否具有档案管理资格。
- 就业单位不具有档案管理资格,不能接收人事档案
对于这类情况,毕业生可以选择的档案接收单位就比较多了,可以选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才中心、人才市场。
档案托管地可以选择:生源地(一般就是原户籍所在地)、工作单位所在地和其他城市。
我们的建议是:将档案放在工作单位所在地,以便后期使用;将档案放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因为这里还负责后期职称评审、社保等的办理,放在这里更方便管理和使用档案。
- 毕业后没有就业单位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将档案暂时放在学校,一般为两年,或者将档案转回到生源地。
以上就是关于档案的一些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学籍档案放在哪里才正确?】由作者:爱吃白菜的王静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