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后有两年的择业期,这期间毕业生的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有些同学就再也不管档案了,认为档案是学校的事跟自己无关,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回来拿就可以了。其实,学校只是暂时代管你的学籍档案,而在日工作中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人事档案发挥作用的。如果过了两年的择业期,档案也会被打回原籍。下面我们就来仔细了解一下,大学毕业后档案怎么处理比较好!

一、毕业生个人不能保管档案
有的学校在毕业的时候会把档案发给学生,让毕业生在工作报到的同时把档案存放到公司或者人才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保管档案。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乱动档案袋上的封条,若自己私拆档案而导致档案失效、无法被接收,只能回学校重新补办档案,给自己徒增麻烦而已。
二、档案要通过邮局的机要通道邮寄
通过邮局的机要文件渠道邮寄档案,虽然速度慢,但却是非常机密、安全的。档案由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需要有档案接收地的人事部门出具的调档函,打上封条盖上章通过机要文件邮寄出去。
三、档案要有指定的接收单位才能流通
毕业的时候,学校都会发给学生一张报到证,学生拿到的工作报到证的正联,复联是存在档案中的。报到证上备注栏里填写的地址,就是大学毕业上档案的指定接收单位。如果你没有报到证,就要提前去接收单位开具调档函,调档函调档函上会明确邮寄地址。
四、不要随意将档案交给工作单位
只有取得档案和人事管理资质的公司,才能合法调取大学生的档案,而这种单位并不多,只有国企或者机关单位才有权限。如果有公司要调取你的档案,要先核实一下单位的资质,不然会给自己留下隐患。

我们的人事档案是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学生毕业后,学校将报到证放入学籍档案中,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学生的就业单位人事部门,或毕业生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档案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如果不知档案去向,有许多人生大事的办理都会比较麻烦甚至办不了,所以档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要合法、合理的托管档案。希望此文能给帮助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本文【大学毕业后档案要怎么处理】由作者:原宿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