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没找到“家”怎么办?这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放在自己手里会变成死档案,寄回生源地又太远?今天来介绍如何将档案存入人才中心。大家都知道档案的对我们很重要,关系到我们的升学就业出国考研等等,它真的是我们人生路上很重要的“记录者”,要知道,档案的托管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档案有一个“合适”的安身之处呢?首先,你要知道,档案可以放置在哪里?
如果你是毕业生,在毕业后没找到工作的,档案就会被托管在你的毕业院校,但是注意,学校只有两年的托管期限,如果你在两年之内找到工作,需要到学校办理转投手续,将档案投递到工作单位;如果两年内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办理转投手续的,学校会把你的档案打回到你生源地所在的人事局,但是在打回过程中极其容易弄丢,档案一旦弄丢就会变成死档案,会对我们的就业产生很大的阻碍。另外,在换工作的时候也需要将档案妥善地处理,在你离职后,一定要带着档案去你下一个工作地点进行报道,或者到当地的人才中心办理托管,如果离职后档案一直留在本人手中,那么档案也会变成死档案,失去它的法律效用,需要重新激活才能办理托管,档案会计算工龄,会记录你工作期间的职称评定以及奖励惩罚,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职业需求来为档案找到一个合理合适的托管地点。
档案在毕业之后有四个去向:1、申请打回到生源地;2、放在毕业院校或者研究生就读院校;3、放到就业单位;4、放到所在地的人才中心或者相关的就业代理机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没有就业的时间内,将档案存放到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毕业没有找到单位或者要考研、创业的学生,可以去学校或者单位所在的人才中心进行档案挂靠,具有档案保管权,有两年的保管期限,放在人才中心具有安全保障,不用担心丢失,但是一旦找到就业单位,需要到人才中心办理转投手续。
首先,你要知道档案现存在何处,可以通过以下就几个途径来查询:1、生源地所在的公共事务中心,2、工作所在地的公共事务中心,3、曾经工作过的事业单位,4、母校的招生就业处。找到档案后,再将档案转入当地人才中心。
那么怎样在人才中心存放档案呢?存放档案的程序如下:
1、本人申请开具《调档函》。《调档函》是档案托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哦
2、委托存档人员可到其户籍所在地或现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并提供如下材料:(1)存档人员填写《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托管申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登记表》; (2)在户籍所在地存档的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原件,辞职、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等证明原件; (3)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存档的须提供现工作单位劳动合同等证明原件。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证和参保证明,登记本人的姓名,身份证号以及档案现存单位。工作人员会开具一份调档函和调档证明。
2、接收、审核档案材料。(1)送达方式:拿着开具好的调档函去档案现存地申请调档,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转递或者接受机要局转寄,有的人才中心会强调不接受个人手中人事档案。(2)接收、审核:档案管理人员会检查档案是否完整,有无封条或者骑缝章的缺损,确认档案袋及档案封条完好无损后,封条上应有原存档单位公章,以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可靠、完整齐全。对于不符合规定的档案不接受,退回。3、确认档案入档:本人可以去人才中心确认或者打电话确认。这样就算是在人才中心一个存档的完整流程了
但是建议大家现在所在地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好相关信息,比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以及有哪些要求,在跑腿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不浪费时间;其次,安排好时间,有些档案库提档需要提前预约,还有很多情况;比如,在档案转投到档案转入点时,需要向人才中心提供转入点所开具的介绍信,这样可以更顺利地将档案转走。相关资料一定要准备充足,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本文【人才中心托管档案,按照流程准没错!】由作者:张蓓蕾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