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变成了死档如何处理

近年来,人员流动性大,档案意识逐步淡薄。很多人都不会处理自己的档案。

档案处理

“死档”的起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在单位不同意调出时,自动离职,弃档“净身出户”。

第二,“跳槽”后,仍然没有人要求查阅档案。久而久之,单位和个人就不能联系,档案也没有寄送,遂成了”死档”;

第三,一个是被单位开除的人员,认为只要档案不转出我就还是你们单位的人,档案放在原单位。

还有些人对档案的重要性一无所知,也从未询问过档案存放地。经过数次调职,尤其是那些经常“跳槽”的人,档案已不知去向。上面所说的几种情况,造成了“人档分离”,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无档。

这几种情况的发生:

第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第二,因为不懂档案知识;

第三,对人事档案重要性认识不够。

根据相关规定,机关工作人员提职、升职、调动、离(退休)等通知下达后,组织人事部门应及时通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以便及时移交新的主管单位。转递人事档案的程序是:接收单位发出调档函后,档案馆进行详细登记。由航空运输或派专人送取,严禁邮寄或由本人携带。收件人收到人事档案后,应及时将收件人的回执单发送给转档单位。到此为止,一个档案的转递才算结束。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链,闭合系统。因此,人事档案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且不易丢失的。失去,是指人和档案的分离。档案没有地方寄送,没有找到主人,主人找不到档案。

档案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人事档案转出的去向,一是毕业生想要进入的新单位,二是人才服务机构。大学毕业生,要把自己的档案看得清清楚楚,做到“人档合一”,“人档一体”,就算找不到存档单位,人才服务机构又不愿意接受,那就一定要找中介机构存档,千万不要自己保管。

人才档案丢失后果严重,如何避免人才档案的丢失?看到上面的介绍你肯定会问,档案转递都是机构的事,怎么我个人还要”操心”?没错,组织是负责你的档案转递的,但是有时候我们要多留心照顾一下,以免丢失你的档案。

因此,你要注意以下一下,在你的毕业分配、调动、升学、就业等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自己档案的去向,尽量做到”档随人走”。当你发现你的档案不知道去哪了,顺藤摸瓜马上去找。由于人事档案递送的每个环节都有接受者的签名,所以一般在短期内不会丢失。总而言之,个人档案还是要个人重视的!

本文【档案变成了死档如何处理】由作者:大老斧 原创发布于档案存放机构网,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mode_comment免费咨询
mode_comment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